本刊讯 5月17日~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平行论坛——数字赋能制造峰会暨中材国际首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峰会在天津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国内外各大水泥集团公司等5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包含33个国家的160多名外宾),围绕“绿色智能赋能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深度对话交流,集中展示全球水泥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分享发展成功经验。
尼日利亚大使巴巴·艾哈迈德·吉达,公使巴巴基纳•瓦基勒;埃塞俄比亚副大使德瓦诺·凯迪尔;阿尔及利亚参赞斯迈·哈法欧尼,拉菲克·凯赛;刚果(金)公使衔参赞米森加;西班牙一等经济商务参赞方少龙;天津市副市长范少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烈锦;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执行董事魏如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中材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燕;中国建材股份党委常委,新天山水泥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肖家祥;中材国际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印志松;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刘建华;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全球水泥与混凝土协会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基洛特;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发洲等出席。
刘建华致辞时指出,中国是全球建材领域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建材企业22万余家,从业人员860多万人,年总产值达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22年中国水泥产量21.3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因此,在中国召开水泥行业绿色智能化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很有必要,也必将很有成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已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推进了一系列开创性、前瞻性的重点工作,引导建材行业企业行动起来,并已确定绿色低碳为行业工作主线,积极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的碳减排智慧。
孔祥忠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水泥工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中国水泥工业应以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来驱动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能效、环保、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减污降碳、质量提升、固危废协同处置等内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新技术应用比例。
“绿色智能是全球制造业转型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水泥工业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集团深刻理解企业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理念为指导,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与全球同仁一道,努力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共享美好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燕作为主办单位代表致辞时表示,中材国际将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绿色智能的创新共同体;持续优化整合,提升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坚持环境优先,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sinoma方案;深化全球合作,构建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
在主旨演讲环节,魏如山作题为《绿色筑底 智能作翼 携手共创全球水泥工业美好明天》演讲,郭烈锦作题为《超临界水蒸煤/生物质/有机废弃物制氢发电供热及纯CO2多联产技术》演讲,全球水泥与混凝土协会水泥、创新和ESG总监克劳德•罗雷娅作题为《Concrete Future-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Delivering the Roadmap》演讲,印志松作题为《推动绿色智能 服务美好世界——中材国际绿色智能发展之路》演讲。
会上举行了中国建材技术装备研究总院揭牌仪式,以及中材国际项目集体签约仪式,发布了天津水泥院最新数字智能成果——装备制造数字加工共享平台。
本次峰会主论坛设立专家讲座20场,聚焦水泥工业全生命周期所涵盖的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高端装备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汇聚了各企业、各环节、各要素的数字智能化全新成果,共同探讨建材行业数字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发展前景。